“这块地具体说多少,咋分的,我们都不知道情况,没有老书记张兴成,谁也说不清,量都没法量。”戴桥镇茶棚村柳西一队网格长于倩倩说。
现在的农村环境优美、村容村貌整洁、基础设施完善、群众安居乐业。但随着村庄内人口变动,有限的宅基地资源也是格外珍贵,土地纠纷随之增多。该村的张志勤在建房过程中,因宅基地与邻居柳怀平产生争执,场面一度不可控制。西一队的网格员柳怀义得知情况后,与网格长于倩倩及时到场,制止了纷争,防止了矛盾的激化。但是,由于该地块是几十年前分到户的,具体数据已经丢失。
此时,于倩倩想起了老书记张兴成。现年68岁的张兴成在担任了47年的干部,先后任村生产队长、村支部委员、党总支书记等职务,深受群众爱戴。他退休不退色、离岗不离心,在茶棚村试点“四事四权”工作法后,积极组织其他党员及老干部、老退伍军人、老教师、老模范等经验丰富、德高望重的同志参与村级事务中,并成立了茶棚村“五老调解室”,继续发光发热。
“老书记”张兴成在接到申请之后,和其他“五老”人员及时赶到现场,了解情况,原来张志勤在建房过程中,因地界纠纷被邻居柳怀平阻止,柳怀平妻子甚至破坏了张志勤扎好的地基,最终矛盾激化。双方见到“老书记”后,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张兴成,他们相信“老书记”会给他们主持正义。
张兴成与其他“五老”人员商议过后,根据当时的两家人口情况,又丈量了一下前后的围墙,大致算了一下当时的分地数据,心里已经有了“小账本”。但是,为了不让矛盾激化,为邻里之间留面子,便让两家都回避,然后拿着工具亲自测量,再邀请两户人家到村“五老”调解室单独沟通。在“五老”调解员耐心细致的协调下,该矛盾得到了化解,签订了和解协议书。
这件土地纠纷来时犹如疾风骤雨,最后又如春风化雨被化解,这只是该村“五老调事”的一个缩影。
在推广“四事四权”工作法以来,“五老”人员依靠政策精通、群众信任、经验丰富等优势,为群众调解婚恋家庭、邻里纠纷、土地权属、经济纠纷等20余起,全方位推动了和谐家庭、和美农村的建设。
“在‘四事四权’工作法中,‘五老’人员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,他们德高望重、懂政策、懂法律,正派公道、敢于直言、乐于助人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。”该镇组织委员刘可介绍说,下一步,将总结茶棚村的做法,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,充分发挥“五老”调解室的平台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,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、解决在基层一线,深度推进乡村治理。(柳燕)